论“炒股”

股市,股票、基金,炒股……完全是不同的几个概念。

有些人们,害怕股市,说参与股市操作的人是在“炒股”,把它说成贬义词,因为参考很多“家破人亡”的案例。关键是那些“炒股”的人,是真的在跟风炒股,而不是自己有头脑实打实地在操盘

有些人们,成立公司,上市专门靠它圈钱。比如马云、罗敏、雷军,李彦宏等等。一些新上市的高价股,不断抛卖,长久地贬值……一茬又一茬的“韭菜”被割。

股市,不仅仅是“韭菜”和“庄家”在博弈,“韭菜”和“庄家”可能同时都在,与政策和大环境进行博弈。“韭菜”被割,“庄家”赔本,大环境受限制……

股市,是三方的一个汇总和分流。大环境、政策好,“韭菜”和“庄家”赚钱,但不妨碍“庄家”割“韭菜”。大环境不好,“韭菜”、“庄家”也很难赚到钱。具体得看每一只股,每一个公司,具体到每一项,在现实中的反应:大环境,是在朝前还是向后

就像一些人们说的,股市反应或许更多的是一个国家的气运,气运在那里,比如美股,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涨,盆满钵满地赚全世界的金钱。

股市不是“零和游戏”、谁赢谁输;股市生动、客观反应出一些人的性格,比如:“知足”、“眼光”和“胆量”,其它一些,比如冒进、畏首畏尾……等等。当然,股市有输就有赢,输赢难免。

“低买”“高卖”,是操盘股市永恒的至理名言。但“低”、“高”是相对的。对“韭菜”来说,“低”可能是低,想反,“庄家”不认为,“低”还可以更低。还是对“韭菜”来说,“高”或许真的就是高,想反,“庄家”依然不那么认为,“高”还可以更高。

“韭菜”会觉得入场早了,或是没到高点就低价把股卖了。“庄家”正好掌握了这类人的心理,“低价股”当成高价来炒,“高价股”当成低价来卖。“高”、“低”都有各自的目的。

所以,还是要分情况,具体分析。

当“庄家”资本,大力入场的时候。有可能仅仅是为了抬高股价,然后准备随时抛卖,以进行收割,也有可能是为了维持,弥补大环境给自身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。

不买“个股”,只买“大盘”指数基金。

On “Stock Speculation”

随笔|Jottings

2022-05-31 15:22